前几天,团队里一个小伙伴兴奋地跟我说:"Claude Code
太神了!我直接把整个需求甩给它,一个小时就搞定了三天的活儿!"
我问他:那代码质量怎么样?
他支支吾吾:好像有些问题,但大部分能跑...
这就是典型的"AI 蜜月期陷阱"。很多人以为有了 AI 编程工具,就可以"甩手掌柜"。但现实是残酷的。
如果你把每次 AI 生成代码的准确率设为 90%,那么连续 10 次操作后,整体准确率就会下降到 0.9^10 ≈ 34%。
一句话总结:AI 编程不是替代,而是协作。你要做的不是被 AI 超越,而是和 AI 一起进化。
下班前 30 分钟,线上冒了个小火苗。日志一片红,大家都在看。
我开了两个窗口:左边是 Codex,在终端里把问题拆成几步、跑命令复现、给出最小补丁;右边是 Claude Code,在 IDE 里顺手把边界条件补上,单测也跟着写齐。
二十多分钟,告警消失,PR 合上。那一刻我意识到——这俩工具不该单打独斗。
一句话版:Codex 负责“开路”(GPT‑5:拆—做—验—写),Claude Code 负责“铺平”(长上下文、稳重构、好解释)。把它们绑在一起,节奏就顺了。
有一次,我想把“写个小脚本”这种轻活切到便宜模型。ANTHROPIC_BASE_URL
改了,ANTHROPIC_AUTH_TOKEN
换了,偏偏漏了 ANTHROPIC_SMALL_FAST_MODEL
。Claude Code 报错、会话不生效,我在几个终端窗口里来回重启,半小时就这么被吃掉了。
那一刻我意识到:切换供应商,不该靠记忆力。
于是做了个小工具,把“选择供应商 → 写入环境变量 → 打开新会话”串成一道工序,让事实替你干活。需要“火力全开”时选昂贵模型(如 Claude 最新大模型),日常改脚本就切到省钱选项(如 qwen-coder
、glm-4.5
)。
Claude Code 是 Anthropic 的官方命令行工具,基本上改变了我写代码的方式。
用了一段时间后,踩了不少坑,也摸索出一些实用技巧,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。
本文结合官方文档与技术社区深度解析Spring Boot历代版本核心特性,按版本分类呈现关键演进路径。
本文是Spring框架历代版本的核心特性梳理,结合官方文档和权威技术资源,按版本分类呈现关键演进路径。
在Java开发的世界里,Spring Boot无疑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框架之一。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构建Java应用的方式,让复杂的配置变得简单,让繁琐的部署变得优雅。
想象一下,你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搭建起一个可运行的Web应用,无需编写XML配置文件,无需手动配置Tomcat服务器,这就是Spring Boot带给我们的魅力。
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Spring Boot的核心特性和最佳实践。我们会从构建系统的选择开始,一步步探讨自动配置的奥秘,学习如何优雅地组织代码结构,最后掌握应用的运行和部署技巧。
如果你是Spring Boot的新手,建议先阅读
本文介绍如何开发一个小型的 "Hello World!" Web 应用程序,该程序将突显 Spring Boot
的一些关键特性。你可以选择 Maven
或 Gradle
作为构建系统。
提示:spring.io
你可以通过访问 start.spring.ioWeb
启动器来简化以下步骤。这样做会生成一个新的项目结构,以便你可以立即开始编码。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 start.spring.io 用户指南
本文涵盖了 Spring 对多种技术集成的最佳实践。
包括了客户端、JMS
、JMX
、电子邮件、任务执行、缓存抽象等内容。
本文涵盖了 Spring
对集成测试的支持以及单元测试的最佳实践。
Spring
团队提倡测试驱动开发(TDD
)。Spring
团队发现,正确使用控制反转(IoC
)确实能让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变得更容易(因为类上的 setter
方法和适当的构造函数能让它们在测试中更容易进行组装,而无需设置服务定位器注册中心和类似结构)。